【民俗文化】不知道这些民俗文化,又怎算得上真正了解五华!
时间:2022-06-10 08:51:46   浏览:255  
【字体:  打印

采茶戏


五华采茶戏亦称“粤东采茶戏”,是由民间歌舞发展而成的一个地方戏曲剧种,其多表现民间题材,具有浓郁的田野泥土气息。表演时载歌载舞,对答酬唱,抒情逗趣,别具一格,被称为“南国百花园中的奇葩”。

五华采茶戏主要分布在五华县的安流镇、龙村镇、横陂镇、水寨镇、华城镇、岐岭镇、长布镇、潭下镇等地。据《五华县志》记载,五华采茶戏大约在清代乾隆、嘉庆年间从江西赣南九龙山传入,在粤东地区广泛传播并在五华生根、开花、结果,已有200多年历史。最初,采茶戏所演的节目多是表现茶山劳动生活场景的小戏,角色只有一生一旦或二旦一丑,故称为“三脚班”或“三脚戏”。其后,在发展过程中经采茶戏艺人不断丰富、改进,逐渐发展出生旦、老旦、花旦、老生、丑公、丑婆等行当角色。由于其表演动作的创作源于茶农采茶、制茶、上山、下山等劳动场景,后改称为“采茶戏”,俗称“大茶戏”。

2009年,五华采茶戏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列入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木偶戏


木偶戏(五华提线木偶),广东省梅州市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梅州市五华县的木偶戏(五华提线木偶),民间又称“悬丝戏”,明初由福建辗转传入,至21世纪初已有600余年历史。清末民初十分兴盛,五华县有20多个木偶戏班,足迹遍及粤东大片地区。木偶戏(五华提线木偶)造型精细,形体高大,高度约为90厘米,操纵木偶的线有1420条。其唱腔音乐以汉调为主,间唱客家山歌、民歌、采茶小调等,对白则使用客家话或普通话。

2006510日,木偶戏(五华提线木偶)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广东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867日,木偶戏(五华提线木偶)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为Ⅳ-92

石雕工艺


五华石雕,历史悠久,石资源丰富,从业人员众多,名师巧匠辈出,工艺精湛,名闻遐迩,已有460多年历史,故五华素有“石雕之乡”称誉。

在古代,五华人就用石制斧、锛作生产生活用具。明代嘉靖十六年(1537年)起,就有用石建桥和建房屋基础。清代,五华的石宫、石庙、石室、牌坊等风格独特,石碑石刻笔画清晰,石狮、石像活灵活现;用石制成门框、碓、柱、梁、石狮等遍及乡间,展现了中华历史悠久的文明。

建国前,五华从事石业的工匠,大部分散在农村,亦石亦农,仍民不聊生。在农村失去赖以发展和生存的处境下,迫使奔走他乡,凭一技之长,出卖劳力。清光绪二十二年(1842),香港归英接管,城市初建,那时五华石工进港者众多,百年来不下万人,享有“东方明珠”称号的香港,建筑需用各色石料,十有八九出自五华石工之手,凿山填海、兴建桥梁、码头、机场、隧道等重大工程建设,无不凝聚着五华石工的智慧和汗水。五华人李浩如(球王李惠堂父亲),就有“石行伟人”之称。

建国后,五华石匠技艺精湛,名师巧匠辈出,使五华石雕得到进一步发展。他们能凿石成门、窗、柱、碓、磨,能铺筑道路、桥梁、码头、海港,能建高楼大厦、石宫、石屋、石庙和牌坊。如五华双华“英烈庙”等建筑,古色古香,别致美观,富有民族特色,是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能雕刻千姿百态的人物石像、石狮、山水花鸟,如李成炎专门雕刻毛主席石雕像,形象逼真。再如五华水寨大桥两尊石狮(明代),活灵活现、气度非凡。石刻石碑笔画清晰、刚劲有力、别具一格。如华城的城隍庙的《榕夏》石刻,竖排沉刻楷书《凤凰台》等都是罕见的石雕工艺精品。五华石雕技师不但在县内有许多杰作和贡献,而且足迹遍及广州、香港、澳门、深圳、海南、韶关、北京、越南、新加坡等地,1958年,五华县政府组织石工到北京玉带河建筑了一座3米长、2米宽的拱式清水桥,赢得了很高的赞誉。同时,还参加了北京天安门广场和人民大会堂的建设,受到国务院的奖励。

历代五华石工的高超技艺,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也留下了许许多多的举世闻名的石雕精品:五华水寨大桥石狮两尊(明代)、广州越秀山五羊石雕(1959年)、广州海珠广场解放军战士雕像(1977年)、珠海市珠海渔女(1981年)、广州烈士陵园叶剑英元帅雕像。从化北回归线标志塔、广州圣心大教堂(又名石室)、北京烈士纪念碑石雕、江西“八一”南昌起义纪念碑、佛山城雕、广州白云山能仁寺虎跑泉石卧虎(1984年)、向秀丽、草原英雄小姐妹石雕像,出口的澳大利亚的石狮、双环石马、广州“南越王墓”前的石雕群等均是五华石雕工艺的代表作。

下坝迎灯


下坝,地处五华县县城东部,有三个行政村,下一、下二和高榕,面积约10平方公里,人口三万多人。

下坝迎灯闹元宵,流传于明朝成化年间,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相传500多年前,下坝自然灾害严重,有首打油诗是这样描述的:住在下坝好辛酸,三年大水二年旱;遇到芒种夏至水,粮食歉收就断餐。因为灾害,粮食年年歉收,人们生活困苦,村民不断外迁,人口日愈减少。为改变这一境况,周姓七世祖周瑄公(14401507)亲率年轻力壮的男丁和妇女挖泥筑陂,凿山引水,把油田洋漫畲河水,经油田、增坑等地引到下坝,全长30多华里。由于工程耗资巨大,周瑄公传授村民用绿竹制作彩灯、花灯出售筹集资金,历时三年,在元宵节当天完成引水工程。后来此工程受到了朝廷钦差张副使赞许,特旌匾“一方赞化”,并把引水圳命名为“周仙圳”。为庆祝“周仙圳”竣工,下坝村民组织迎灯闹元宵活动,一是庆祝“周仙圳”竣工,牢记周瑄公功德;二是因为造“圳”卖“灯”,要把“灯”迎回来(客家话“灯”通“丁”),祈求下坝人丁兴旺。

经过几百年的传承和发展,下坝迎灯愈来愈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每年元宵节下午,人们聚集在周瑄公祖屋,由族中长者主持行“三献礼”,“三献礼”过程包括洗礼、跪拜、三次献礼、宣读祭文、升灯,这一古老的祭祀过程约45分钟。晚上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时,村民载歌载舞进行文艺表演,八点整,迎灯开始,全村老少盛装聚集,有的手擎各种花灯,有的模仿各种人物扮相,组成三十多支巡游队伍龙狮起舞、锣鼓开道、爆竹齐鸣,沿下坝堤经观礼台,转入大新街、米行街、老街等街道和村道,到达周瑄公祖屋祭拜,点亮花灯,最后再经观礼台返回各村寨,沿途的各家各户烟花爆竹齐鸣迎接花灯,拿油灯接花灯火种,此谓“接灯(丁)”,整个迎灯过程来回行程十多公里,历时三个多小时。

“下坝迎灯”经过500多年的传承和发展,已成为客家文化的杰出代表,有着重要的人文、社会和艺术价值。庆典活动纪念七世祖周瑄公,教育子孙后代饮水思源、弘扬祖德,爱国爱乡,建设家乡,体现了客家人崇拜祖先、重礼重教、团结向上的客家文化。“下坝迎灯”民俗庆典活动把“家”的观念深深扎根于每个人的心中,自从开展庆典活动至今,下坝周瑄公的后裔即使春节因特殊情况没有回家,但到元宵佳节无论如何一定要回来参加“下坝迎灯”庆典活动,充分体现了后辈们对本土客家文化的认同感和客家人的寻“根”意识。如今“周仙圳”已成为下坝及周边村民的粮食丰收的灌溉圳,为发挥“周仙圳”的更大作用,造福当地百姓,五华县委政府今年年初计划投入资金重修“周仙圳”。在庆典活动中,而村民用竹子编织的鲤鱼灯、龙虾灯、鹅灯、仙鹤灯、十二生肖灯等各种精致花灯, 有的会摇头摆尾、有的展翅欲飞、有的张嘴觅食,极具观赏价值和艺术价值,成为周边村民和旅游者争相购买的艺术品。

下坝迎灯闹元宵,规模宏大,每年吸引了县城和周边乡镇近10万的人们前来观看,还引来世界各国的部分侨胞前来寻根祭祖。下坝迎灯弘扬祖德,传承客家文化,历史悠久,经久不衰,在5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随着人口的迁移,民俗活动的传承,已流传至重庆,四川的宜宾、成都,广西的梧州、贺州、桂林,广东的惠州等地。

锣花舞


五华县梅林镇位于县城南部51公里,总面积128.4平方公里,现有人口五万人,五华县南部梅林、华阳等镇是民间“锣花舞”的活动地。

“锣花”源于民间流传的道教,从道教法事“奉朝”演变而成,传入五华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在清代时期在五华各地非常盛行。当时的“奉朝”代表性人物余三法师锣花技艺非常高超,后授徒古兆侍郞,古兆侍郞授徒古左侍郞(法号),真名古清左(1904年-1992年)五华县华阳镇人,他从小学习“锣花”法事,终生以此为业。后由他授徒五华县周江镇中兴村李阿四、华阳镇邹杏香,在民国时期经常到揭西县、普宁县、惠来县及梅州各县客家地区做法事并表演“锣花”,当时每年展示达二百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初期,“奉朝”“锣花”的表演一度逐渐减少活动, 并且其传承要求比较严格,主要是家族传承和师徒传承的方式,其表演技巧难于掌握,李阿四虽然技艺超群,但最终未有接班人,在八十年代辞世。幸有邹杏香传人 并授徒黄永红(现代传承人),得到其口传身教并全面掌握了“奉朝”“锣花”的绝技。

改革开放后,党的政策温暖人心,民间民俗活动百花齐放,不 断活跃开展起来。民间安神、安龙、转火、庙会、祠堂祭拜都少不了其“奉朝”“锣花”的展示,以祈求平安、财丁两旺、农业丰收、六畜兴旺之愿。现代传承人黄 永红带其子黄焕军进行“奉朝”“锣花”展演,并开始向其子黄焕军传授“锣花”秘诀,但由于其难度技巧及口诀内容较多,其子暂未全面掌握“锣花”技艺。为抢 救这一民间的宝贵遗产,五华县人民政府于2010年批准列入五华县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并于2011年成功申报列入梅州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于2012年成功申报列入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扮古事


五华扮古事,亦有人称“扮景”,亦有人称“飘色”,追溯其历史,据学术界调研,是从中原由先民迁徙在明朝期间传入五华县已有600多年历史

五华“扮古事”多以历史故事人物为造型,如“穆桂英挂帅”、“三英战吕布”、“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首先要制作好“古事”架,“古事”架分主干和分枝,根据所扮人物之多少和表现姿态而定。用铁架固定在桥式木架上,两边扎上竹杠,以便抬行,一台“古事”,一般扮演者为14人左右,并由28人抬着巡游表演,巡游时锣鼓喧天,古笛齐鸣,只见古事架上方的“穆桂英”、“孙悟空”(由真人扮演,一般在10岁左右)腾云驾雾或悬空而坐,非常生动,神奇传神。“扮古事”活动,主要活动比较活跃的镇有安流镇、水寨镇、梅林镇、棉洋镇等地。由于“扮古事”它的奇特表演,一直在民间流传,并得到人民的喜爱。现已列入五华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